某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地理必修1“太阳高度”的教学时,拟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练习题库2022-08-02  53

问题 某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地理必修1“太阳高度”的教学时,拟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阅读该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指导方案,回答下列问题。以“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来研究太阳高度”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案第一步:指导学生选题先进行太阳高度方面的知识铺垫(如:教师通过绘图对“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区分两个概念;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研究太阳高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兴趣,再进行研究性选题策略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第二步:指导学生实施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②利用指南针确定以旗杆为中心的基本方位,并在地面上标注出来;③观察旗杆影子指向正北时,记录此时的北京时间,算出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差值;④9月15日~10月15日期间,在当地时间8点、10点、12点、14点、16点测量旗杆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并记录数据。第三步:指导学生形成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如下分析:①观测期间一天中不同时刻旗杆的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变化反映了什么?②观测期间每天当地时间12时,旗杆影子的方向有什么特征?③观测期间每天当地时间12时,旗杆影子的长度变化反映了什么?学生根据测量数据,探究以上三个问题,形成研究成果或总结性报告,并接受其他课题小组的质疑,反思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是否需要进一步论证。问题:请根据地理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对该指导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选项

答案

解析 该指导方案的优点:整个活动环节设置(选题一实施一研讨)符合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在具体实施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的可操作性强。
改进意见:
①在指导学生进行选题时,不应直接让学生进行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应在观测结束后,让学生探究推算。
②指导学生形成研究成果部分,应在后面补充两个归纳总结性问题:根据观测数据,计算9月15日~10月15日期间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推测安徽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用相关知识推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③增加第四步,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拨、总结和归纳,对学生的时间探究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09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