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于“美洲”的图文资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题库2022-08-02  50

问题 阅读关于“美洲”的图文资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中“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 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美洲”中“新大陆”的部分内容。 第三节美洲 “新大陆”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因为在 500 多年以前,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15—17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才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之间长期相互“隔绝”的局面。 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 洲的界线。 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它们都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通行英语。 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讲法语。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由于这 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 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理由)。(15 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地图说出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划分和范围,了解北美洲的重要国家、居民和语言,了解拉丁 美洲的概念、重要国家、居民和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初步掌握分析一个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不同的大洲,开阔视野,认识到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培养热爱地球的情感。 (2)教学过程要点: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即美洲的故事进行新课导入。(大家知道哥伦布吗?、他是意大利的著名航海家,以发现新大陆 闻名。事情其实是这样的。1492 年,哥伦布在寻找自欧洲向西到达亚洲的航路中到达了美洲,但误认为美洲就是亚 洲。10 年后,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到达美洲并证明该地不是亚洲而是一块“新大陆”,并向全世界宣 布。为表彰他的功绩,人们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将新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加洲”。这就是新大陆和美洲的由来。下 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美洲这块新大陆。)(括号内容可略去)
【设计理由】故事导人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迅速进入课堂。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美洲的地理位置 教师展示美洲地图,请学生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及南北美洲的划分和范围。 学生阅读地图,并交流总结。 小结: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主要位于西半球,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南北美洲(经纬度位 置略)。以北美洲为例,北美洲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 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
【设计理由】让学生通过读图直观地了解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掌握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 提高学生的读图技能。 2.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
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到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和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探究活动:巴拿马运河开通的意义。
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教师指导,得出结论。
结论: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大大缩短了两洋之间的航程。
【设计理由】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居民
教师呈现地图等相关资料,让学生总结北美洲的主要国家、人种和语言并了解拉丁美洲的由来、范围、主要国家、 人种和语言。 学生通过资料自学,并总结归纳上述内容。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指点并总结归纳。
【设计理由】通过让学生结合资料自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独立思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供填图、填空等相关练习题,进行课堂检测。
学生在填图册上填充关于美洲的地理事物,并完成其他练习题。
【设计理由】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使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 学生课后搜集美洲主要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地理特征,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设计理由】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将地理知识延伸到课堂外, 开阔学生的视野。情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96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