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断。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题库2022-08-02  40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断。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的中的作用。材料二? 课文摘录: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了成功。推翻幕府统治后建立起来的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教育。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由于这些改革在明治年间进行的,因此史称“明治维新”。明治时期的小学课堂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增强了国力,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厄运,成为近代亚洲唯一能够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日本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迅速地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解析 环节一? 新课导入
教师介绍19世纪中后期,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时,亚洲的日本和中国为了追赶上世界的脚步都进行了一次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教师提问那么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发生?它们给日本和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其成功之处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学生思考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悬念性的疑问导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积极性思考,巧妙地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从而营造探索知识的佳境。
环节二? 新课讲授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教师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新兴商人等。之后提问:从中你感觉日本当时存在什么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矛盾激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武装倒幕的开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内容,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3)倒幕的结果怎样?
学生阅读材料后进行归纳,师生共同总结: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书本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概括说明的能力。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教师提问:明治维新的时间和口号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获得答案。
教师讲解:“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
2.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分组讨论整理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1)在政治上,废藩置县。(2)在经济上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在文化教育上采用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4)在生活上,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5)在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设计意图】由于本部分知识比较简单,所以采用了阅读课本,分小组整理的形式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66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