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某教师通过如下材料来考查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自屠呦呦发

最全题库2022-08-02  46

问题 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某教师通过如下材料来考查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对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的三天周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青蒿素抗药性出现了,这又使得全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不过,前段时间屠呦呦团队又传出好消息,“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已经被攻克!有同学根据这一材料联想到“病原体”“变异”等关键词。回答问题:根据上述材料,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此相关的生物学关键词?(学生有可能还会提到“免疫”。教师需提示学生疟疾是会反复发作的,并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将这些关键词制作成概念图。(1)利用上述材料可以考查学生对哪些知识主题的掌握情况。(10分)(2)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设计该材料的意图。(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利用这则材料可以考查的知识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作传染病。
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条件。
③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应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人手,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为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为不可遗传变异。
⑤基因、DNA和染色体: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呈链状结构;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⑥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答出前三个即可得满分】
(2)教师设计该材料有以下意图:
①考查学生概念掌握情况。通过材料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可以考查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
②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概念图的制作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整合,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③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求学生建立概念图属于开放性要求,这种要求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④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案例中的材料并不是简单的试题,而是生物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家的事迹,培养热爱生物、热爱学习的良好品德,树立为人类做贡献的伟大理想。通过对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46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