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教师设计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分层抽样”的教学目标为: ①通过实例,了解分层抽样

考试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某位教师设计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分层抽样”的教学目标为: ①通过实例,了解分层抽样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分层抽样的必要性,掌握分层抽样的操作步骤; ②体会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及系统抽样的区别和联系,提升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 基于上述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基于教学目标①,设计一个实例,总结分层抽样的步骤,并说明设计意图;(21 分) (2)基于教学目标②,简要说明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以及分层抽样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9 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实例:假设某地区高中生 2400 人,初中生 10900 人,小学生 11000 人。此地区教育部为了了 解本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 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 抽取样本?分层抽样的实施步骤如下: ①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将总体分成互不相交的层; ②根据总体中的个数 N 和样本容量 n 计算抽样③确定第 i 层应该抽取的个体数目。④按步骤③中确定的数目在各层中随机抽取个体,合在一起得到容量为 n 的样本。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引导学生体会: ①不同的年龄阶段影响近视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利用简单的随机抽样不具有代表性。所以调查者应利用事先掌握好 的各种信息对总体进行分层,这可以保证每一层一定有个体被抽到,从而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②对小学、初中、 高中抽样个数的探究,体会含有个体多的层在样本中的代表也应该多,即样本从该层中取的个体数也应该多。该样 的样本才更具有代表性。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根据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基础,提升学生对分层抽样的理解。 感受分层抽样的必要性以及它的特点。通过实例以及问题的引导,提高学生对分层抽样步骤的理解,提升对分层抽 样适用范围的理解。 (2)①简单随机抽样。优点:操作简单易行。缺点:适合总体个数较少,当总体个数较多时,不快捷。“搅拌均匀” 也比较困难,容易导致样本的代表性差。适用范围:总体的个数不多时。 ②系统抽样。优点:简单易行;当对总体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时,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总体中的个体进行排队后再 抽样,可提高抽样效率;当总体中的个体存在一种自然编号(如生产线上产品的质量监控)时,便于实行系统抽样法。 缺点:在不了解样本总体的情况下,所抽出的样本可能有一定的偏差。适用范围:总体个数较多时。 ③分层抽样。优点:根据总体几个部分的明显差异,按照比例进行抽取样本,样本的代表性高。 缺点:总体的几个部分差异不明显时不适合使用分层抽样。分层抽样需要和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方法结合使用。 适用范围: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往往选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66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