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变量与函数”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免费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初中“变量与函数”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 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②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教学目标①,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 (2)根据教学目标②,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 (3)根据教学目标③,设计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5)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内容,其难点是什么  (6)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

选项

答案

解析 (1)实例①: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表,再试着用含I的式子表示s。实例②:要画一个面积S为10 cm2的圆。圆的半径r应取多少 圆面积为20 cm2呢 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设计意图: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2)实例①:用10 c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cm,面积为S 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实例②:如图所示,用火柴棒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去,第四个图形需要——根火柴棒,第五个图形需要——根火柴棒,第/7,个图形需要——根火柴棒。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3)问题①: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 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 L/km。 a: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b: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c:汽车行驶200 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  问题②: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 m。 a: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可建立怎样的函数关系  b:4.5秒时小球的速度为多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的能力。) (4)重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5)难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6)变量与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本节内容对之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函数这一概念不仅渗透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许多内容之中,而且它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密切相关。其次,它又是一种数学思想,运用函数思想可以更方便、更有效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54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