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一文中引用了《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桃花扇》,对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一文中引用了《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桃花扇》,对
题库
2022-08-02
87
问题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一文中引用了《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桃花扇》,对这三篇作品思想情感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A.表现出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B.传递了国破家亡的悲伤之情C.表达了希望祖国繁荣的愿望D.借爱情故事表现国家的兴衰
选项
A.表现出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
B.传递了国破家亡的悲伤之情
C.表达了希望祖国繁荣的愿望
D.借爱情故事表现国家的兴衰
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学科基础文学常识。依次分析题干中的《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桃花扇》三篇作品的思想感情,即可辨别判断。
《箜篌引》为曹植的作品,这是一首独具特色的游宴诗。它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交织成这首诗的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它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他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剧表现了明末时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300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
此外,根据三篇作品均被引用至《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可知,这是作家梁实秋在听完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后所作。体现了梁任公这位大师、学者的深深爱国之情。
A项:三篇作品均传达出热爱祖国的深深之情。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篇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三首诗中在传递“希望祖国繁荣的愿望”这份意思上并非那么突出,如《箜篌引》主要所传达的还是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三篇中只有《桃花扇》借爱情故事表现国家的兴衰,其余两篇均无。与题干不符,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3632.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某版教科书中《涉江采芙蓉》一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文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
阅读《雷雨》导学案片段,按要求答题。 一、初读感知,找出答案 (1)文中出场
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将教学重点之一设置为“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
学习完《窦娥冤》后,学生对文中窦娥的三桩誓愿进行总结,以下总结不恰当的一项是(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引用了《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桃花扇》
教师开设“古文中的修辞手法”专题活动,指出在诸多修辞手法中不直接说出事物本身,而
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强调文言文中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下列语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古代诗文中辞格的综合运用。下列关于诗文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
学习完课文《列夫·托尔斯泰》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
某版初中语文教材《动物笑谈》选文中有这样一段批注:‘逗笑’‘怪诞不经’‘疯子’,
随机试题
AccordingtoSarah,recordeddelivery[br][originaltext]W:Lee,whereareyou
男性,67岁,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药物治疗不包括 A.钙通
生产人员培训费按每人()标准计算。A.1000元 B.2000元 C.
土的空气体积等于零,说明土的饱和度等于零。
口腔扁平苔藓最常出现在哪个部位A.唇部 B.腭部 C.前庭沟 D.颊部
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为A.淋巴上皮癌、腺癌 B.骨肉瘤、腺瘤 C.纤维肉瘤、肌
根据以下资料,完成各题。 2004-2009年全国猪肉产量 单
A.硅油B.聚乙二醇C.羊毛脂D.聚丙烯酸钠E.凡士林吸水量大,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A.白及 B.半夏 C.天冬 D.银柴胡 E.莪术呈长纺锤形,外皮多已除
A.Kp=Kc B.Kp=Kc×(RT) C.Kp=Kc/(RT) D.K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