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背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考试题库2022-08-02  40

问题 阅读《背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师:(A)《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纪实性散文,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的《文学周报》上。它的发表使朱自清声名鹊起。当时,清华大学的高年级学生看到从“工”字厅走出来的朱自清,都会情不自禁地向新生介绍:“瞧,他就是写《背影》的朱自清!”《背影》到底有什么魅力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师:(B)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学生读完课文、师生共同订正字音、解释词语)师:刚才扫除了阅读课文的“拦路虎”。大家再来诵读课文。(全班齐读)师:(C)读得很好,本文写了哪几次“背影”?着重写了哪几次?生:本文四个地方写到“背影”,第一段写难忘“背影”,第六段两次写“背影”,结尾一段追忆“背影”,其中重点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师:(D)作者写父亲爬月台时,用了哪些动词?请在书上画出来,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学生在书上画出“戴”“穿”“探”“爬”“攀”“倾”等动词)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以相关背景知识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B.随文学习字音和词义,能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脉络C.问题紧扣课题,能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脉络D.抓住关键词语,有利于学生体会动作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选项 A.以相关背景知识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B.随文学习字音和词义,能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脉络
C.问题紧扣课题,能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脉络
D.抓住关键词语,有利于学生体会动作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教学实施。在做教学实施评价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1、题干中的教学实施环节与新课标要求以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贴合。2、题干中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学情,是否能够合理展开。

A项:通过朱自清和《背影》的相关故事引入文本,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正确,排除。

B项:通过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本课生字词,与情感脉络无关。错误,当选。

C项:紧扣题目《背影》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背影”二字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感情脉络。正确,排除。

D项:通过描述父亲的动作,着重点出父亲动作的关键动词,引导学生通过字词体会课文感情。正确,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33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