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诗词大会》宣传片。 提问学生:宋代是词的时代,元代是曲的时代,那么宋词、元曲究竟是如何兴盛起

练习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诗词大会》宣传片。 提问学生:宋代是词的时代,元代是曲的时代,那么宋词、元曲究竟是如何兴盛起来的?它们又具有怎样的特色?引出宋词元曲,顺势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宋词 1.宋词的发展 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词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有什么特色? 学生回答: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 2.宋词的代表 (1)概况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作品,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问: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都是宋词的人物,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谁的作品?学生结合课本和材料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苏轼的词风情豪迈而飘逸,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三人的词作各有千秋,都是宋词中的佳品。 (2)影响 教师出示宋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的表格,请学生阅读课本结合所学,思考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对宋词的贡献。完成下表:(二)元曲 (1)概况 教师播放《窦娥冤》的视频片段,提问:元曲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教师点出: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为《窦娥冤》。 (2)发展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宋元都市的发展,结合本节课所学,进行小组讨论,思考:词曲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回答总结: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采用问答法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作业: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位你喜爱的词人,搜集生平资料,做一份人物手抄报。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请说一说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特点。 【参考答案】 豪放派特点: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势恢宏,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表现为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婉约派特点: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上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2.本节课你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采用这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史料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使用史料分析法,教师传授给学生运用史料来探究历史,学生可以根据大量的史料去感受、认识真实的历史,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小组讨论法能够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思想的碰撞,通过沟通交流,逐步修正自己的观点,树立辩证看待问题的理念,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41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