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2.内容: 要点提示或建议

资格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1.题目:《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2.内容: 要点提示或建议: (1)如果你想用平面图像向别人说明一个物体的空间形态,以多个视角表达的方式最直观明确。 (2)对物象进行多视角的表达,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家居设计等。 (3)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物象的多视角表达要画出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与立体视图。对于比较复杂的物体,可根据需要画出更多的视角。①平面表达:表现物体的轮廓、结构和布局,如产品三视图、建筑设计平面图、园林设计平面图等。②立体表达: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如产品立体效果图、室内设计效果图、静物素描等。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多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画出它的正面、侧面和背面; (3)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 (4)教师利用教具进行讲解示范或总结画法步骤。 答辩题目1.什么是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为什么要进行多角度表达? 2.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请问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水杯的仰视、俯视以及侧视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这是水杯在不同角度的图像,从而揭示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活动二:直观感知
(一)多视角表达的概念。
教师利用多拍仪从顶面拍摄汽车模型,并投在大屏幕上。
提出问题:当我们观察物体时还可以从哪几个视角观察?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还可以从仰视、正视、侧视等来观看,更加明确。
师生共同总结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指从多个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以平面图像的形式表达出物体的空间形态。
(二)多视角表达的应用
1.教师提问: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多角度表达的实例?——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家居设计等。
2.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进行多视角的表达?
学生思考并回答:多视角表达可以较的了解物体的结构。
活动三:形式分析
探究多视角表达的主要方法。
教师提问:一般情况下,物象的多视角表达要画出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与立体视图。对于比较复杂的物体,比如园林,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画出更多的视角。
1.教师多媒体出示园林设计平面图和其立体效果图,引导学生观察,为何描绘对象一样带来的效果却不一样?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描绘方式也不同。以上两种效果图所呈现的就是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两种方法:平面与立体。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并追问:立体效果图和平面布局图在设计中分别起什么作用?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平面布局图表现物体的轮廓、结构和布局,而立体效果图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两种表现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结合使用,有助于我们更的认识物象。
3.回归生活,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象可以用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产品三视图、建筑设计平面图、园林设计平面图等可以平面表达,表现物体的轮廓、结构和布局。
产品立体效果图、室内设计效果图、静物素描等可以用立体表达,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
活动四: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选择教室中的某一物体,首先观察,其次分别示范正面、侧面、俯视几个角度的示意图,提醒学生注意要恰当表现造型与结构的关系。
活动五:实践展评
1.布置活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玩具汽车、飞机模型、建筑模型等分发到小组,仔细观察,选择恰当的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准确表现物体的空间形态,在此期间,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鼓励性总评,评价学生作品。
活动六:小结作业
1.总结回顾多视角表达的表现手法。
2.多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用线条描绘。
【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一、视角:
正面、侧面、俯视
二、手法:
平面、立体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为什么要进行多角度表达?
【参考答案】
(1)物象的多视角表达,首先在观察角度上并不单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实物,而是从几个角度进行观察,例如从正面、侧面、仰视以及俯视等角度。在表达方式上,依据不同的观察角度,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进行描绘。
(2)多角度观察物体可以更加的了解物体的结构层次,多角度表达有利于锻炼学生耐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能够对于物体的整体性概念更加明确。通过多角度观察,运用不同的描绘方式进行表现,也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每一个局部。总之,对于认识物体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多角度表达常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例如家装的平面CAD效果图和立体效果图等。
2.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请问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答案】
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则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导者。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美术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增强创新思维意识。教师的思维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把创新思维放在首位。
第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活泼而又蕴涵着一些思维力度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吸引到学习中来。
第三,加强引导,注重实践。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的萌发,取决于美术实践创作,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总之,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也才能把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激发出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37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