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绘画的艺术语言》 内容: 3.基本要求: (1)写出教学

练习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题目:《绘画的艺术语言》 内容:3.基本要求: (1)写出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 (2)配合教学内容板书(可根据需要,适当板绘); (3)教学过程中设计提问; (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请学生朗诵《沁园春?雪》,并提问:这首词描绘了哪些景象?是用什么方式描绘的?
学生朗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并回答:这首词描绘了华北冬雪的盛景,九曲黄河冻成冰练,原野田地都因霜雪披上了素衣,一派静谧磅礴的景象。作者运用优美的文字和对偶的修辞描绘这一景象。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山如此多娇》引导学生认识在艺术的世界里,文学用文字的语言塑造形象,而绘画通过美术的语言塑造视觉形象,从而引出课题《绘画的艺术语言》。
活动二:描述分析
1.艺术语言的概念
展示《粉色的音调》《廊》,提问:
①这两件作品分别描绘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粉色的音调》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五彩的音符,这些音符好像是从黄色方框里飘出来似的;而《廊》则描绘了古代园林中的廊道一景。
②当你漫步在这两个场景中,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回答:《粉色的音调》很抽象,是一种色彩的堆积与流动;《廊》很真实,给人一种深邃感。
教师总结:这些作品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而不同感受的形成是与其艺术语言密切相关的,所谓艺术语言就是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
2.艺术语言的内容
展示《拿曼陀铃的少女》,并提出问题:
①描绘了什么内容?(描绘了一个正在弹奏曼陀铃的少女形象)
②你在这个形象中感受到了什么?(块面感很强,非常的立体)
③想一想,艺术家画中的少女形象是否真实存在呢?(不真实)
④与真实的形象有什么不同,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少女形象的?(用大量的几何形体)
⑤大家又是如何通过这些几何形体来辨识出少女及曼陀铃形象的呢?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艺术家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形体来代表不同的结构特征,并按照不同的视角将其组合堆叠在一起,使得画面立体而协调。
活动三:总结解释
师生共同总结:为了把语言元素组织和体现出来,美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手段,除了刚刚分析的形体与结构,还有很多。比如西方绘画中的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章法、皴法等。
活动四:鉴赏评价
1.教师展示《粉色的音调》与《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这两件作品运用到了哪些艺术语言,进一步加深对艺术语言的感受。
2.教师巡视指导。
3.鉴赏结束,以“艺术介绍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鉴赏感受。
4.分别从形体与结构、透视与空间等方面进行欣赏,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艺术语言构成了这个绚烂缤纷的艺术世界,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这种艺术的多元化。
2.课后请同学们思考教材中其它美术作品,还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下节课交流分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29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