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案设计(二)   一、题目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设计

最全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经典教案设计(二)  一、题目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设计  二、课型  实验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练习,能够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能够解决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  六、教学准备  显微镜、标本、擦镜纸、纱布、多媒体设备,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视频。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PPT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上被放大百倍的、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形状各异的细胞,进而引出能让我们观察清楚细胞的具体形状的工具——显微镜。  (二)小组合作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并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历史及各部分名称。  (三)教师指导  (1)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并指导学生看书第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3)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指示部分的名称。(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  (4)介绍三种观察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让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强调显微镜使用步骤,尤其是在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四)提问思考  教师: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  学生讨论:因为物像是倒像。  教师: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学生:放大倍数一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教师: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  学生: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五)总结  播放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视频,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八、教学反思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经常出现,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选项

答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05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