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公务员类
犯罪动力定型:又称犯罪习惯,是行为人犯罪行为的实施成了一种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
犯罪动力定型:又称犯罪习惯,是行为人犯罪行为的实施成了一种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
考试题库
2022-08-02
88
问题
犯罪动力定型:又称犯罪习惯,是行为人犯罪行为的实施成了一种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它是由于行为人犯罪的多次得逞而强化了的犯罪心理,并使犯罪行为定型化。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犯罪习惯的人,多是在无法抗拒犯罪习惯的情况下而实施犯罪行为的B.犯罪动力定型形成的标志是:行为人一有欲念或遇犯罪刺激,就有实施犯罪行为的冲动,犯罪意志十分顽固C.犯罪动力定型形成是由于别人的教唆和引诱,本身的犯罪意志非常薄弱D.犯罪动力定型明显地表现在惯犯和累犯身上
选项
A.有犯罪习惯的人,多是在无法抗拒犯罪习惯的情况下而实施犯罪行为的
B.犯罪动力定型形成的标志是:行为人一有欲念或遇犯罪刺激,就有实施犯罪行为的冲动,犯罪意志十分顽固
C.犯罪动力定型形成是由于别人的教唆和引诱,本身的犯罪意志非常薄弱
D.犯罪动力定型明显地表现在惯犯和累犯身上
答案
C
解析
选项C:不是因为别人的教唆和引诱`而是本身就有这个犯罪习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gongwuyuan/122844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江苏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题库省公务的行测分类
江苏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省公务的行测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又称卜辞 B.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动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驶行政权力,针对特定的相对人,就特定的
某公司占据了家具制造业70%的市场份额,其下列行为不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是A.
国外某研究机构针对网上购物行为进行调查,随机抽取2万名网络购物消费者,对其进行“
母语迁移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认知对象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者坏的印象后,掩
强化是指通过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和方法。其中直接强
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
为什么一些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比其它动物要大?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社会行为,即灵长类
合义务的择一举动是指虽然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造成了结果,但即使其遵守法律,也不
随机试题
AShortHistoryoftheOriginsandDevelopmentofEnglishI.Ori
Someyearsago,anAmericanpolicemanfoundawomanlyingnearalonelyroad
Aperson’sdietaryconsumptionofcholesterolandfatisoneofthemostimport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的三种建国方案是什么?
6个月男婴,高热、咳嗽6天,气促3天,今日抽搐2次。已接种卡介苗。查体:体温39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来测定牙菌斑pH的A.毛细吸管法 B.电极接触法 C.菌斑
(2017年真题)单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
公司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A.公司竞争能力分析B.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案例三 案例介绍:一位32岁的妈妈为儿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一段咨询谈话:心
共用题干 某运输企业与某施工单位签订了一项建设项目的运输合同,合同约定该运输企
最新回复
(
0
)